7/10. 不可否认,格氏艺术的创造性令人津津乐道,譬如圈入城墙脚下的群众再缓斜45度上升至巴比伦全貌,接着一个表现城门的镜头,向纵深处缩在墙角的少妇移动,画面中央圈拉开,露出少女边上的女主角,摇拍她的步伐进入城门,表明格氏不满足简易的跟拍尝试更宏大的场面调度,转场也打破了单一内景的单调感,如耶稣身上十字架阴影一下子扩大. 联系故事的对比手法带有嘲讽式的口气,古巴伦的婚姻市场和现代人为钱结婚,妇女道德团体禁止舞厅、酒馆与法利赛人禁止快乐没有区别. 但格氏主题的肤浅搞砸了平行叙事,天真地把人类受难的理由总结为不宽容,结尾天降的舞蹈取代了炮火、监狱开满了鲜花,将本片变成历史无可挽回、现代文明还有希望的寓言,伴随着书翻开惠特曼诗句、摇篮的过场画面,充满幼稚的和平幻想,素材又多又乏味,另外打个电话叫停死刑不行?6/10. 镜头语言和时空关系看来是师承岩井俊二:地铁追逐下的逃生游戏用跳切组接,暗示杉原的人生无处可逃(警车追捕下撞到了围栏),坦白国籍的床戏中樱井脸上晃动的昏光和杉原身上模糊的轮廓光,符合樱井对韩国血统抗拒、不安的心理,时空关系上最棒的是逃警察段落(现实时空的镜头随着杉原的狂奔飞起,时空切换到过去民族学校的体育课,杉原无视周围的提醒正步向前偏离班级队伍,找到了人生的方向,与结尾跨越象征国籍阻碍的学校铁栏与樱井相爱形成呼应);行定勋抱着一份热血积极的方式去讲述岩井的残酷青春,所以用了不少漫画式的人物手法,例如固执地把火锅菜夹到杉原碗里的老妈,以及出租车司机当裁判的父子对决,暴力、滑稽又神经质的父母同学,看见死在小流氓刀下的正一在铁道飞奔的幻想等大量日剧跑,这些随处可见的脱力感与悲情题材产生分裂.
影片聚焦臭名昭著的波士顿扼杀者谋杀案:1962年到1964年,13名单身女性在公寓被袭击、性侵、勒死,警方经调查锁定嫌犯Albert DeS alvo,后者认罪被判终身监禁,之后在监狱被人杀死. 此案存在诸多疑点,真正的连环杀手和杀害DeSalvo之人至今仍是谜.
.